香型优质稻新品种湘晚籼17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湘晚籼10号”为母本,广东的“三合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籼品种,2008年初破格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米质特优:湖南省第六次优质稻品种评审结果:糙米率78.7%,精米率68.5%,整精米率60.9%,粒长8.1mm,长宽比4.1,垩白粒率9%,垩白度0.7%,透明度1级,碱消值6级,胶稠度8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所有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等优质稻标准,被评为一等优质稻品种,是湖南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国标一等优质稻品种。
2、丰产性好:2007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35.16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0.69%,不显著;2007年在湘潭县示范3.5亩,折合亩产508公斤。
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7天,株高107.5厘米,株型松散适中,分蘖率较强,后期落色好。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0.0万穗,每穗总粒数124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6.1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9级、稻瘟病综合评级7.3,白叶枯病5级。
4、栽培要点:在我省作双季晚稻栽培,湘中6月16-18日播种,湘北略提早2天,湘南可略迟。每亩大田用种量2.5公斤。7月20日前移栽完毕,秧龄以30天内为佳,移栽密度5×7寸,每蔸3—4苗,每亩基本苗7.5-9.0万。中等肥力水平栽培,前期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早施追肥,促进分蘖,中后期稳施壮苞肥及壮籽肥;每亩纯氮8公斤,氮、磷、钾比例1:5:1。前期以浅水促蘖为主,中后期保持湿润,切忌脱水过早。加强病虫害防治。运用好多效唑,促早生快发,低位分蘖成穗,是该品种增产稳产的关键,分三次施用:第一次,秧苗一叶一心时每亩秧田喷施10—15克;第二次,移栽返青后每亩结合追肥拌100—120克;第三次,水稻拔节期,每亩喷施60—8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