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讯息 Service
Service 行业讯息
Case / 成功案例

“洞庭明珠”相遇“东方之珠”南洲稻虾米走进香港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洞庭明珠”相遇“东方之珠”南洲稻虾米走进香港 

  “洞庭明珠”相遇“东方之珠”南洲稻虾米走进香港 

  “洞庭明珠”相遇“东方之珠”南洲稻虾米走进香港 

  “洞庭明珠”相遇“东方之珠”南洲稻虾米走进香港 

  2018亚洲(香港)农产品展(APA)于12月6日-8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香港唯一以农产品为专题的专业展,吸引世界各地大量优质食材荟萃,商贾云集。此次展会,湖南35家企业的33个展台前,与客商对接交流场面热闹、气氛浓厚,其中湖南益阳南县的“南洲稻虾米”倍受港商青睐。

  6日上午,由南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南洲稻虾米”产品推介会上,27款南洲稻虾米集体亮相亚洲农产品展,奏响了湘米品牌——“南洲稻虾米”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

  推介会上,香港政商界嘉宾一起观看了“南洲稻虾米”宣传片,中共益阳市委副书记黎石秋、三湘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胜辉、全港各区工商联执行委员会主席张伟儒分别做了致辞,中共南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武深树作了“南洲稻虾米”的推介。

  张伟儒表示,南县以其肥沃的土地、清洁的水源、优质的稻种、“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全程严格的质量监管,生产出来的“南洲稻虾米”营养、安全、有机。高品质的“南洲稻虾米”进入香港后,一定会迅速打开市场,赢得香港市民亲赖,成为香港大米尊品。他说,“南洲稻虾米”等南县优质农产品一定会在香港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南县的经济社会社会发展一定会融入更多的香港元素。

  随后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南县人民政府与三湘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全港各区工商联、环球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稻虾米品牌,将“南洲稻虾米”推向国际市场。

  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是亚洲经济文化繁荣的国际大都市,而南县,地处洞庭湖腹地,自古便是享誉全国的“鱼米之乡”,有“洞庭明珠· 生态南县”的美誉。双“珠”联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据了解,“南洲稻虾米”先后有1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017年5月,湖南省粮食行业协会以“南洲稻虾米”为标准,发布了湖南省“好粮油”稻虾米产品团体标准。同年8月,“南县小龙虾”,成功获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月,南县组织起草的《湖南稻虾生态种养技术规程》,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并发布。2018年8月,“南洲稻虾米”,成功获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县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中国好粮油”行动国家示范县。

  如今,南县县委、县政府实施以“稻虾共生”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战略,整合“湘米工程”创建稻田综合种养高产项目,抓住区域公用品牌声播万里和中国好粮油项目实施的契机,以克明米业、金之香米业、溢香园粮油、国安米业为龙头的一批粮食加工企业风生水起,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南洲稻虾生态种养面积增加到50万亩,年产小龙虾8万吨,稻虾米24万吨,综合产值达100多亿元。

  此次亚洲农产品展,湖南益阳南县有13家企业,带来南县小龙虾、南县中华鳖、南县草龟、华南彩椒等57种特色优质农产品,广受香港市民欢迎,当天上午便抢购一空。活动中,南洲稻虾米企业还与5家港企首次签单200吨。


信息来源:南县 作者胡建根


01 / 07

我省召开种业扶贫政策解读暨制种大县产业扶贫研讨会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我省召开种业扶贫政策解读暨制种大县产业扶贫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制种(种苗繁育)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作用,11月13日,我省在长沙召开种业扶贫政策解读暨制种大县产业扶贫研讨会,全省14个国家级和省级杂交稻制种大县农业局、45家持生产经营许可A证或B证企业、省种子协会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参加。

  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计划处肖小波同志解读了产业扶贫宏观指导政策、专项扶持政策;厅农产品加工处左燎原同志讲解了“千企帮千村”的有关政策措施、具体操作程序;各制种大县农业局、省种子协会负责人介绍了种业产业扶贫的进展、措施及成效。随后,各种子企业与相关制种基地大县进行了现场交流,其中29家种子企业已精准对接48个贫困村。

  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处主要负责人在会议小结时强调,各制种基地市县、种子企业要深刻认识种业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用好用足产业扶贫各项政策;要狠抓种业扶贫关键环节,认真落实“一企帮一村”要求;要积极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推动制种产业扶贫落地见效。

信息来源: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处 作者:刘鹏魁、龚志明


11 / 14

全省政策性粮食大清查试点地区省级抽查动员会召开

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时间:2018-11-06

全省政策性粮食大清查试点地区省级抽查动员会召开

11月5日全省政策性粮食大清查试点地区省级抽查动员会在长沙召开。

  会议部署11月5日至10日,我省将对长沙市和常德市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账务情况进行抽查抽查工作由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省级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抽调成员单位业务骨干组成2个抽查组开展相关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储粮直属企业参与配合。

  会议要求相关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充分认识全省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参与工作人员要明确责任,认真负责确保抽查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


11 / 06

张亦贤局长赴湘西州调研粮食及产业扶贫工作

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时间:2018-11-02

  10月28日-30日省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亦贤赴湘西州调研粮食及产业扶贫工作。

张亦贤局长赴湘西州调研粮食及产业扶贫工作

  张局长一行先后深入湘西沃康油业科技有限公司、湘泉酒业有限公司、古丈神土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湘西湘谷粮油发展有限公司、湘西州粮食质监中心现场调研每到一处,张局长都详细询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困难深入生产车间现场查看,并与企业负责同志就如何创新发展理念、顺应发展大势、把握消费升级需求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如何做好企业长远规划和产品定位、如何讲好故事和开拓市场给予了精心指导。

张亦贤局长赴湘西州调研粮食及产业扶贫工作

  张亦贤局长指出湘西州有良好的生态优势、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又处在发展优质粮油的三个“带”上即处在“气候上的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含硒带、植物群落间的亚麻酸带”上,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优势和特点在助力扶贫攻坚、推动全域旅游上找准定位和发力点。在发展粮食产业上要独辟蹊径,不追求大、而追求特不追求全、而追求精,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之路特别是既要注重保持产品的原生态,又要对接新技术和新营销模式实现“原始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原生态”。

张亦贤局长赴湘西州调研粮食及产业扶贫工作

  湘西州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鲁雪松省局行发处负责同志,永顺县副县长宋维荣古丈县副县长向青山,吉首市副市长谢党一同调研在湘西州调研期间,湘西州人大主任彭武长湘西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刘珍瑜分别会见了张亦贤局长一行,并就做好湘西州和吉首市的粮食工作推进州、市的粮油产业发展交换了意见。


11 / 02

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

  关于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助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合声明 

  (2018年11月2日,中国长沙)

 

   中国农业农村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以下称“联合国粮农三机构”)认可中国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可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使命和战略形成合力,根据《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推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粮农三机构赞赏中国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样富有雄心的伟大创举,尤其赞赏中国决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包括投资于基础设施、能源、灌溉和绿色科技,以减少贫困,确保长期、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并认可家庭农业和小农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的重视。

  中国和联合国粮农三机构认识到始于农村的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粮食安全得到有效改善,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大幅降低,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在《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表明几乎所有区域的食物不足和营养不良都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经验为全球提供了新的发展方案。

  联合国粮农三机构愿意和中国一起,总结回顾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利用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平台优势,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经验的传播和分享。联合国粮农三机构愿意通过各自开展的农业南南合作,在发展中国家试验示范中国经验和做法,帮助这些国家发展农业和改善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实现联合国所有成员国达成一致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和联合国粮农三机构认识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众多挑战,大量农村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家庭农业;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村人才较为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联合国粮农三机构愿意帮助中国政府共同应对上述挑战。

  联合国粮农三机构注意到中国政府制订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以下称“《规划》”),愿意发挥各机构的能力、优势和专长,推动各自机构的战略和计划与《规划》的对接。粮农三机构可通过制定国别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与中国政府一起探索和实践落实《规划》的方法和路径,重点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支持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利用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专长、知识和技术,为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与咨询,帮助谋划合理产业布局、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的城乡发展形态。

  l   支持中国通过粮食体系发展、合作社发展和包容型金融提升扶贫成效。粮农三机构将合作促进包容型农业产业发展惠及贫困线以下人口机制的发育,对作为参与精准扶贫的主要社会力量——民营企业以及合作社在产业扶贫方面的经验和创新点进行研究和总结,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l   支持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帮助推动中国引进吸收国际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成功实践,发展成本效益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粮食体系生态化,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增长。加强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促进传统农耕文明保护及与现代农业的结合。

  l   支持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尤其支持妇女、青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发展,关注妇女、青年农民的能力与发展。利用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平台,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业人才队伍。

  l   支持中国与国际社会开展农业农村发展经验交流和分享。支持中国举办全球农业农村发展经验交流和合作论坛,提炼国际社会农业农村发展最佳实践和做法,交流各国在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政府作为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重要发展中成员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愿意将实施《规划》过程中产生的技术、信息、知识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交流和分享,特别是分享中国在粮食安全保障、农村青年妇女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农业信息化和通过产业发展、合作社发展和包容型金融扶贫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愿意调动中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私营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一起开展深入合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支持。

  中国政府愿意继续加强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在南南合作领域的工作,延伸和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渠道,特别是在联合国发展系统改革的背景下,南南合作在促进多边主义及加强粮农三机构合作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分量。中国政府将利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信托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全球卓越中心和中国—国际农发基金南南合作基金及南南合作中心等机制,以及拟议建立的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创新与农村发展合作国际卓越中心,支持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行动,推动全球农业南南合作,助力成员国提高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消灭农村贫困,共同建设一个无饥饿的世界。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11 / 02
30页次2/5首页 12345 尾页

湖南稻米协会

+0731-84119758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8 - 2020 湖南省稻米协会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